top of page

《全民新聞台》[港聞]新型假冒鄰居詐騙 鍾麗玲: 案件或僅冰山一角

  • 作家相片: 全民新聞 CVRHK
    全民新聞 CVRHK
  • 9小时前
  • 讀畢需時 2 分鐘
新型假冒鄰居詐騙 鍾麗玲: 案件或僅冰山一角
新型假冒鄰居詐騙 鍾麗玲: 案件或僅冰山一角

[2025年5月20日]

新型假冒鄰居詐騙 鍾麗玲: 案件或僅冰山一角


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(私隱專員公署)近日揭示一種新型詐騙手法,騙徒以假冒鄰居的身份向住戶發送短訊,聲稱因漏水或噪音問題需要聯絡,實則誘騙市民提供金錢或個人資料。自今年3月起,公署共接獲6宗相關查詢及投訴,涵蓋九龍及新界多個屋苑,包括尖沙咀和大圍等地。個人資料私隱專員鍾麗玲形容,現有數字可能僅為「冰山一角」,實際受害情況或遠超表面數據。


據了解,詐騙手法通常由騙徒透過短訊自稱鄰居,投訴涉及漏水或噪音問題,要求事主回覆訊息或使用即時通訊軟件聯絡,藉此展開進一步對話。一旦事主回應,騙徒可能假扮友善甚至有意發展情感關係,以取得信任後進行金錢詐騙。此外,部分短訊附有超連結,聲稱是與維修相關的第三方網站,誘使事主點擊後輸入個人資料,最終被騙徒利用。


鍾麗玲強調,部分短訊的用語並非香港常用詞彙,例如以「管業處」取代「管理處」,或引用不常見的管理公司名稱,這些細節值得警惕。她認為,騙徒很可能通過社交平台或過往的資料外洩事件,取得市民的聯絡資料,再進行精準詐騙。私隱專員呼籲市民提高警覺,對收到短訊或來電需保持懷疑態度,尤其涉及要求提供個人資料或金錢交易時,應先向屋苑管理處或相關機構查證真偽。鍾麗玲提醒,切勿輕易點擊不明超連結,亦不要輸入敏感資料,以免墮入騙徒陷阱。


為防止市民成為詐騙目標,私隱專員公署建議採取以下措施:首先,提供個人資料前應「停一停、諗一諗」,確保對方有合理需求,並避免在社交平台公開電話號碼等敏感信息。其次,定期檢查網上銀行帳戶及信用卡交易紀錄,留意是否有任何未經授權的行為。同時,應啟用雙重認證功能以提升帳戶安全性,並定期更換密碼。此外,市民應多留意警方及私隱專員公署發布的防騙資訊,並向長者和青少年等易受影響群體分享相關知識。


鍾麗玲最後重申,市民若懷疑遇到詐騙,應立即聯絡物業管理處或向警方報案,並通知私隱專員公署,以協助進一步調查。她強調,保護個人資料是每位市民的重要責任,只有提高防範意識,才能有效抵禦騙徒的各種手法,避免個人資料被盜用或經濟損失。


🔽全面覆蓋最新港聞🔽

知多些,睇晒全文➡官方網頁: https://www.cvrhk.com

有動感有聲音➡YOUTUBE頻道: https://www.youtube.com/@CVRHK

追蹤每日動態➡Facebook專頁: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cvrhk

支持全民小店《維瓦》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volvahk

店舖地址:旺角西洋菜南街銀城廣場地庫B31號舖

簡單睇➡全民新聞 (@cvrhk_news) on IG , Threads

承印人: 全民新聞 CVRHK 
九龍旺角西洋菜南街銀城廣場地庫B31​​​
香港
Email: civilianreporters@gmail.com

bottom of page